- 來源:橡塑裝備
- 瀏覽數:232
- 發布時間:2025-07-02
- 分享到:
近日,美國加州材料科技公司Origin Materials, Inc. 宣布其開發的適用于飲料容器(含碳酸飲料)的全PET瓶蓋技術取得實質性進展。該技術被視為提升塑料包裝回收效率的關鍵路徑之一。
技術核心:熱成型替代傳統工藝
當前飲料瓶蓋普遍采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或PP(聚丙烯)材質,通過注塑或壓縮成型制造。雖然這些材料與PET瓶身的PCO 1881標準螺紋瓶口能實現密封,卻導致回收環節需進行復雜的塑料分揀——混合塑料會降低再生料價值。Origin的創新在于利用熱成型技術生產出能有效密封PET瓶的PET瓶蓋,理論上可簡化回收流程,提升單一材質包裝比例。
據Origin高級技術總監杰伊·哈南透露,該技術自今年二月起已在美國投入生產。其優勢在于可直接利用現有熱成型設備,無需大規模更換生產線,降低了初期投入門檻。去年推出的專用系統“CapFormer?”進一步支持了該技術的商業化能力。
市場合作:廣泛興趣與認證現實
在近期與投資者的溝通中,Origin證實已有超過20家企業正在或準備對其PET瓶蓋進行認證,其中包括6家《財富》500強企業。公司還宣布與一家未具名的“數十億美元規模”包裝巨頭合作,共同開發面向即飲飲料、葡萄酒和烈酒市場的大規格PET封蓋解決方案。
商業化挑戰:認證周期長于預期
然而,Origin首席執行官約翰·比塞爾坦承技術推廣面臨現實阻力:“客戶的產品認證時間超出我們早期預測。”為此,公司將商業規模收入的預期啟動時間推遲了1-3個季度。
比塞爾解釋,新瓶蓋的認證通常需1-2年,且是一個動態迭代過程。這與包裝行業對新材料引入的審慎態度一致——國際包裝研究機構AMI Consulting的報告指出,食品接觸級包裝新部件的認證普遍耗時12-24個月,涉及密封性、遷移測試、長期穩定性等多項嚴苛指標。
他指出,最初樂觀預估(6-12個月)源于客戶對達成回收與減量目標的迫切需求。但實踐中發現,尤其對于測試要求嚴格且多樣化的大型客戶,完整認證周期更符合行業常規。這并非簡單的“通過/失敗”測試,而涉及“設計-生產-運輸-測試-反饋-改進”的多輪循環。
拓展背景:循環經濟驅動技術革新
Origin的技術響應了全球日益嚴格的包裝可持續性要求。據歐洲塑料回收協會(PRE)數據,單一材質PET包裝的回收率理論上可比混合材質提升15%-20%。美國塑料回收商協會(APR)也積極推動設計指南(如Critical Guidance)以促進包裝回收兼容性,全PET瓶蓋符合這一方向。盡管短期面臨商業化節奏的調整,Origin的探索為高價值PET回收提供了技術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