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黑與克羅地亞沿海城市攜手應對海洋塑料污染新華社薩拉熱窩12月19日電(記者殷曉圣)波黑查普利納市18日召開跨境合作工作會議,旨在由多個沿海城市通過加強跨境合作應對塑料污染,探討減少內陸河流塑料垃圾流入亞得里亞海和愛奧尼亞海的合作方案。 波黑查普利納市政府發布公報介紹說,本次工作會議由查普利納市和克羅地亞梅特科維奇市以及位于克羅地亞斯普利特市的克羅地亞海洋學與漁業研究所共同參與。 據介紹,塑料污染是全球主要環境問題之一,河流是連接陸地垃圾源與沿海和海洋環境的主要途徑。克羅地亞海洋學與漁業研究所代表在會上介紹,本次會議重點關注塑料污染物從陸地到河流再到海洋的傳輸過程,將以流經波黑和克羅地亞的內雷特瓦河流域為試點,開展相關監測和研究等。 本次會議是旨在減少塑料垃圾流入亞得里亞海和愛奧尼亞海的跨境合作項目的一環。該項目總預算約171萬歐元,由斯洛文尼亞國家化學研究所牽頭,來自意大利、希臘、黑山和阿爾巴尼亞等國家和地區的研究機構共同參與。 本次會議旨在探索跨境合作、建立專家社群,并協調監測和采樣方法,確保項目的持續性和有效性。相關合作將特別關注河流廢棄物的來源、分布和微塑料的研究,包括在水面、河岸、河床等位置的檢測。 2024-12-23 【節能環保】
-
知名輪胎工廠榮獲“中國品牌年度大獎輪胎NO.1”持續領跑中國輪胎品牌12月18日,由世界品牌實驗室主辦的2024年世界經理人峰會在香港舉行。會上公布了2024年“中國品牌年度大獎”等評選結果。 雙星輪胎與華為、雪花、徐工等35個活躍在2024年度中國經濟舞臺的領軍品牌入選,榮獲“中國品牌年度大獎輪胎NO.1”、“中國輪胎十大影響力品牌”榮譽稱號。 世界品牌實驗室是全球公認的三大品牌價值評估機構之一,總部在美國紐約,由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蒙代爾教授倡議創建并擔任首任主席,專家和顧問來自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等世界頂級學府。 本屆大會以“品牌全球化:駕馭技術革命、文化沖突和地緣政治競爭”為主題,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了以技術創新破局,在不斷變化的全球經濟局勢下保持品牌力增長的戰略。 此次入選“中國品牌年度大獎”的品牌均經過世界品牌實驗室長達半年的深入調研分析,根據品牌影響力的各項指標進行評價,雙星輪胎在品牌認知度、品牌價值等方面的突出表現,以行業第一的排名再次摘得品牌年度大獎。雙星集團位列中國制造業500強,擁有橡膠輪胎、人工智能及高端裝備、綠色生態循環利用三個產業和青島雙星、韓國錦湖兩個上市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個形成自生態的輪胎企業。 2023年,雙星集團實現收入266億元,同比增長18%,利潤同比增長149%。目前,雙星集團輪胎營業額位居全球第十位、中國第二位、山東第一位,其中轎車胎和海外銷額位居中國企業第一位。近年來,雙星不斷以創新和創業精神向世界一流企業邁進,以科技創新、模式創新和體系創新推動品牌建設。全球首創的“全防爆”轎車安全輪胎、環保省油的“稀土金”卡客車輪胎、EV95高端定制化新能源輪胎等產品全方位提升了用戶出行和運輸體驗,同時把品牌形象傳遞給全球市場。今年以來,雙星輪胎蟬聯“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C-BPI中國國產汽車輪胎行業品牌力第一名”等榮譽,品牌價值提升到1027.39億元,成為中國首個價值超千億的輪胎品牌。品牌是左右市場消費傾向的重磅砝碼,也是衡量企業可靠性與發展潛力的重要依據。雙星將以此次獲獎為契機,用更加安全、智慧、綠色的產品與體驗回饋用戶,不斷提高品牌影響力和產品競爭優勢,推動雙星盡早打造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世界一流企業。 2024-12-20 【輪胎】
-
13.2億智能輪胎工廠,2024年底前完工近日,遠星輪胎向外界宣告總投資約13.2億的遠星智能新工廠已正式開工建設,預計將在2024年底前完工。 據了解,遠星智能新工廠總占地面積約270畝,總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建成后預計年產高性能子午線輪胎將達到1000萬條。 在之前的公開消息中,遠星輪胎明確提及新工廠將引進先進的自動化設備,運用獨特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實現生產全線自動化。同時將采用一整套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對生產計劃的執行、生產過程的追溯、設備運行狀態、工藝參數智能輸入及保證產品質量等多個維度的集成管理,實現生產全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2024-12-20 【輪胎】
-
中國再生資源集團與山西省供銷社開展項目洽談12月12日,山西省供銷社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正廳長級)張玉宏帶隊赴京與中國再生資源開發集團就貫徹落實山西省供銷社與中國供銷集團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進行項目會談,中國再生資源開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邢宏偉出席。雙方圍繞在山西落地循環經濟產業園區項目的選址規劃、產業布局、股權合作等開展全方位對接洽談。 座談會上,邢宏偉對張玉宏一行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并詳細介紹了擬在山西布局建設的廢舊家電回收拆解、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城鄉環衛一體化等業務板塊的頂層架構、戰略目標和發展路徑。邢宏偉表示,山西省社積極拓展再生資源業務,依托山西省再生資源集團在全省布局綠色分揀中心勢頭良好。我們在山西落地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項目,是落實今年11月19日中國供銷集團與山西省供銷社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實際行動,符合中再生集團的產業布局需要和業務拓展需求,我們將全力推進。 張玉宏對邢宏偉高度重視山西項目推進表示感謝,并對山西省供銷社及山西省再生資源集團的發展規劃、項目建設、業務開展等情況進行介紹。張玉宏強調,山西省供銷社與中國供銷集團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中再生集團與山西省社合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省社黨組特別是高建軍主任親自謀劃推動,成立工作專班,山西省社與中再生集團迅速行動、密切配合,就循環經濟產業園區項目在山西落地做了大量前期工作。 下一步,山西省社將以本次會談為契機,聚焦構建全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一張網”,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加大協調推進力度,緊跟中再生集團的工作節奏與步伐,爭取早日確定項目選址,早日破土動工、投產達效,為服務山西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供銷貢獻。作為資源環境綜合服務的國家隊,衷心希望中再生集團發揮行業引領作用和產業經驗優勢,在今后股權、項目、業務、技術、人才合作等方面給予山西大力支持和幫助,抓住“兩新”政策機遇,拓展合作領域,上下聯動、同向發力,不斷健全完善山西再生資源網絡回收利用體系。 2024-12-20 【節能環保】
-
1499.2億元,中國輪胎出口旺盛!中國海關總署12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前11個月中國橡膠輪胎出口量達851萬噸,同比增長4.8%;出口金額為1499億元,同比增長5%。其中,新的充氣橡膠輪胎出口量達822萬噸,同比增長4.6%;出口金額為1444億元,同比增長5%。按條數計算,出口量達62,000萬條,同比增長10.1%。1-11月汽車輪胎出口量為729萬噸,同比增長4.9%;出口金額為1245億元,同比增長6.2%。 數據顯示,2024年1-11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445.9萬輛?和?2443.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3%和5%?。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34.5萬輛和1126.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6%和35.6%?。?燃油車?:11月銷量115.64萬輛,同比下降6.5%,環比增長8.7%?。 乘用車方面可以看出產銷量同比都呈增長態勢。由此可見在乘用車原配市場上,輪胎表現不弱。 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1月全國商用車整體銷量(批發)為31.48萬輛,同比下降13.93%,環比上漲5.62%。今年1-11月,全國商用車累計銷量(批發)為350.53萬輛,同比下降4.45%。 2024-12-19 【輪胎】
-
四部委聯合《行動方案》,六提橡膠輪胎!2024年12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2025—2027年)》。 《方案》明確了原材料領域標準化工作的目標任務和重點工程。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地區和行業組織,加強工作協同,強化指導服務,推動原材料工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構筑堅實支撐。 同時,《方案》中針對輪胎、橡膠行業,提出了多個明確要求。 其中,在加快數字化轉型標準研制方面,提出了數字化標準提升工程,要求石化化工行業,重點研制基礎共性、關鍵數據和模型技術、關鍵應用技術等數字化領域標準,優先制修訂煉化、現代煤化工、化肥、輪胎、氯堿、精細化工及化工新材料等細分領域數字化轉型診斷評估標準,鼓勵制定數據安全標準。 在推進綠色低碳標準建設方面,提出了綠色化標準升級工程,要求石化化工行業,重點制修訂廢棄化學品處置及綜合利用,大宗廢鹽廢酸、廢舊塑料、廢舊輪胎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生物基材料、綠色制造、節能節水等標準。 在加強新材料產品標準培育方面,提出了新材料標準創新工程,要求重點開展高性能樹脂、高性能合成橡膠、功能性膜材料、可降解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制品、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等先進基礎材料標準制修訂。 在夯實行業標準化安全質量基礎方面,提出了原材料標準筑基工程,要求開展輪胎、涂料、裝飾裝修材料等產品使用說明書標準研制。推進水泥、安全玻璃、防水卷材、輪胎、化肥等重點產品質量追溯標準,合成橡膠、軸承鋼等基礎產品質量分級標準。 2024-12-19 【輪胎】
-
Nextchem與R?hm在意大利簽署廢棄PMMA化學回收協議12月16日 – MAIRE集團宣布,NEXTCHEM(可持續技術解決方案事業部)通過其子公司MyRechemical與羅姆(R?hm)簽署了一項代工制造協議,根據該協議,R?hm將提供PMMA廢料原料,由MyRemono加工并化學轉化為具有原始品質的超純單體。 該計劃利用NEXTCHEM專有的NXRe?技術,這是一種先進且高效的解聚工藝,用于連續化學回收PMMA。R?hm還將作為回收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單體(rMMA)的承購商,以完全循環的方式重新用于制造新的PMMA產品。該協議規定R?hm向MyRemono支付加工費。 該計劃是在建立歐洲范圍的PMMA回收循環網絡之后提出的,其中包括 MyRemono、R?hm、Pekutherm和Polyvantis。Pekutherm將負責PMMA材料的物流和分揀,而Polyvantis將負責機械回收。 MyRemono目前正在意大利開發首個工業規模工廠管理PMMA廢料的化學回收,由歐盟創新基金提供支持。該工廠預計將于2026年完工,初始加工能力約為每年5000噸PMMA,相當于生產約1000萬個汽車尾燈所需的量,這表明大量回收材料可以取代制造業中的原始資源。 與目前的常規MMA生產路線相比,通過NXRe? PMMA技術生產的再生MMA預計將減少90%以上的碳足跡。MyRemono在技術開發和擴大規模以及建設第一座工業規模工廠方面的總投資為1500萬歐元,主要由銀行貸款和400萬歐元的歐盟創新基金撥款資助。 通過這項協議,NEXTCHEM為其NXRe? PMMA技術的授權奠定了基礎,這是未來開發其他材料(如聚苯乙烯和聚烯烴)化學解聚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MAIRE集團首席執行官Alessandro Bernini評論道:“我們的NXRe? PMMA技術將在推進循環性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成為我們循環解決方案和可持續材料價值主張的核心支柱之一。這座世界首創的先進回收工廠的建設和這個工業聯盟的成立,清楚地表明了顛覆性技術如何應對當前挑戰的相關性和有效性。” 2024-12-19 【節能環保】
-
5家輪胎公司,上榜國家級名單12月16日,國家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公示2024年度綠色制造名單。 綠色制造名單,涵蓋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等。有多家輪胎企業,登上這份名單。 華興萬達輪胎、有道輪胎、山東威普斯橡膠,認定為綠色工廠。貴州輪胎和賽輪集團,獲評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該名單經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推薦及專家評審選出。其公示時間,為2024年12月16日至12月30日。此舉旨在加快構建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打造綠色制造領軍力量。 2024-12-18 【輪胎】
-
中策橡膠印尼MTI一期正式投產2024年12月18日上午,位于印度尼西亞中爪哇省三寶壟市肯德爾工業園區的中策橡膠印尼MTI公司,舉行一期投產儀式。投產儀式 中策橡膠集團董事長沈金榮、高級副總經理葛國榮、高級副總經理沈建農、副總經理沈昊昱、副總經理王先寧等,出席儀式。來自世界各地的經銷商、供應商等300余人參加儀式。沈金榮致辭 中策橡膠印尼MTI公司成立于2024年1月,系中策橡膠集團旗下投資的第二家海外公司。該公司計劃投資2.8億美元,占地面積49.2公頃,主要涉及卡客車輪胎、兩輪車胎、斜交胎、內胎、履帶等產品,以及炭黑生產線及尾氣聯產項目,達產后預計年銷售額約52億元人民幣。沈昊昱致辭 中策橡膠印尼MTI工廠項目,創造了印尼本土大型工業廠房建設的新速度,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投產。 沈金榮表示,作為中策橡膠集團60余年發展歷程中邁出“全球化發展戰略”步伐的重要一步,印尼MTI公司的正式投產,是集團公司戰略縱深踏出的堅實一步。 2024-12-18 【輪胎】
-
4部門印發標準行動方案,廢舊塑料標準納入其中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印發《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到2027年,引領原材料工業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優布局、更加綠色、更為安全發展的標準體系逐步完善,標準工作機制更加健全,推動傳統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的標準技術水平持續提升。廢舊塑料標準列入行動方案 通知指出,標準供給能力大幅提,發布并實施200項以上數字化轉型、100項以上新材料領域以及100項以上綠色低碳標準,推動10項以上強制性國家標準立項。制修訂500項以上基礎通用和質量提升類標準。面向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新材料等原材料重點領域,遴選300項以上標準應用優秀案例和100項以上典型場景。 在推進綠色低碳標準建設中,聚焦低碳技術、碳減排、綠色產品等方面,堅持標準引領、有序提升,推動原材料重點行業大規模設備更新,引導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加快綠色建材、生物基材料等新型綠色產品標準及綠色工業園區、綠色工廠、綠色產品評價通則制修訂,持續推進綠色工廠、綠色產品評價標準研制。廢舊塑料標準列入行動方案 標準在確保產品質量、促進技術創新、提高市場競爭力、推動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今年4月份,國家七部門聯合印發《以標準提升牽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要推進綠色設計標準建設,健全二手產品交易標準,提升廢舊產品回收利用標準,完善再生材料質量和使用標準,加大回收循環利用標準供給。 2024-12-18 【節能環保】
-
總投資5億美元,優科豪馬錢塘智能工廠開工12月16日,總投資5億美元的優科豪馬智能工廠項目開工儀式,在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新)區舉行。該項目是近十年來杭州引進的單體規模最大的外商獨資制造業項目。 據悉,該項目由優科豪馬橡膠有限公司日本母公司——橫濱橡膠株式會社投資建設,力爭在一年內建成低成本、高效率且極具市場競爭力的生產基地。早在2001年,橫濱橡膠就在杭州布局了中國首家輪胎生產基地。而此番再度加碼投資,看中的正是杭州完善的汽車產業鏈和優異的營商環境。 據橫濱橡膠株式會社代表取締役會長兼CEO山石昌孝介紹,新工廠一期預計2025年底投產,屆時杭州工廠產能將從現在的年產600萬條PCR輪胎(乘用車子午線輪胎)增加至年產900萬條,最終產能規劃為年產1400萬條,重點擴大新能源車配套和高附加值產品比例,加強大尺寸輪胎生產能力。 2024-12-17 【輪胎】
-
重磅丨12 月16日, 歐盟正式通過包裝廢物新規 (PPWR)歐盟在應對包裝廢物和塑料污染問題上已走過漫長的歷程。為推動環境保護和資源循環利用,歐盟早在1994年就通過了《包裝和包裝廢棄物指令》(Packaging and Packaging Waste Directive,簡稱PPWD)。該指令旨在減少包裝廢棄物的產生,并提高回收和再利用率,但多次評估結果顯示,這一指令未能有效遏制包裝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塑料包裝的過度使用問題。 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環保需求,歐盟于2022年11月提出了全新的包裝廢物法規草案,這一提案旨在替代1994年的舊指令,并推動包裝行業向循環經濟轉型,邁向更為可持續和氣候中立的目標。1 三級會議歐盟委員會 2022年11月,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了這項新的包裝廢物法規草案,力圖通過全面更新現有法規框架,推動更高效的資源循環和更低的廢棄物產生率。這一提案不僅涉及到減少一次性包裝的使用,還通過設定強制性的再利用目標、回收內容要求以及對有害物質的限制,進一步明確了包裝行業的環保標準。歐盟議會 2023年11月,歐盟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正式通過了這項包裝廢物法規提案,并對其中的具體內容和目標做出了詳細討論和調整。議會提出的修改意見強調了增加包裝回收率、限制一次性塑料包裝的使用以及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環保選擇等方面的內容。盡管存在不同意見,議會最終達成共識并通過了這一提案。歐盟理事會 2023年12月,歐盟理事會(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也正式通過了該法規的相關提案,并在多個環節進行了修改和補充。理事會對包裝廢物法規的重點在于如何平衡經濟和環境目標,確保各成員國在實施過程中不會受到過度經濟負擔。通過與歐盟議會的多輪磋商,最終達成了這項具有廣泛共識的法規。 2024年12月,歐盟理事會正式通過了包裝和包裝廢棄物的相關法規,標志著一項重要環保政策的實施。這一新規旨在大幅減少包裝廢棄物的產生,并通過設定強制性的再利用目標、限制某些一次性包裝類型及要求經濟主體減少包裝使用量等措施,推動包裝產業向可持續發展轉型。該法規覆蓋了包裝的整個生命周期,體現了歐盟在循環經濟和氣候中立方面的戰略目標。2 可持續、安全且可回收的包裝 新法規包括多項針對包裝的具體要求,旨在確保包裝更加環保、可回收且不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2030和2040年目標:規定每種包裝必須含有一定比例的回收內容,尤其是到2040年,一次性塑料瓶的回收內容比例須達到65%。 減少包裝重量和體積:要求盡量減少包裝的無謂使用,避免過度包裝。 有害物質限制:特別是對于食品接觸包裝,限制含有過量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的產品上市。 標簽和信息要求:要求包裝標明材料成分和回收含量,以幫助消費者正確分類并做出明智選擇。3 一次性塑料包裝的限制 新規對一次性塑料包裝實施了更為嚴格的限制,涵蓋以下幾類產品: 小于1.5公斤的預包裝水果和蔬菜; 酒店、酒吧和餐館內出售并即食的食品和飲料; 酒店、酒吧和餐館內的小份量調料、醬料、奶精和糖包; 住宿行業使用的小型一次性化妝品和洗漱用品(如洗發水、沐浴露瓶等); 非常輕薄的塑料袋(例如市場上用于散裝食品的袋子)。4 利用目標與再填充義務 法規還設定了到2030年的強制性再利用目標,并對2040年目標提供了指導性建議。再利用目標根據包裝的類型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運輸和銷售包裝的強制再利用目標為40%,而組裝包裝的目標為10%。根據這些新規定,外賣行業將必須為顧客提供自帶容器的選擇,以便顧客能夠免費將熱飲、冷飲或預制食品裝入自帶容器中。5 下一步計劃 2024年12月16日,歐盟理事會的正式通過意味著這項法規已經完成普通立法程序的最后一步。該法規將刊登在歐盟官方公報上并正式生效,預計在生效日期后的18個月內開始實施。(參考資料來源:consilium.europa.eu )觀察君: 歐盟的新法規強調了包裝廢棄物管理、資源回收、減少塑料污染和提高消費者意識等方面的綜合性措施,提供了中國在加強環保法規、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寶貴經驗。中國可以在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時,參考這些做法,結合自身的國情,逐步推動包裝廢棄物的管理和減量化。 1) 回收目標:設定明確的回收內容比例和目標,可為中國制定包裝回收標準提供借鑒;2) 限制過度包裝和塑料使用:中國可借鑒歐盟減少塑料包裝和過度包裝的做法,尤其在餐飲、外賣等領域;3) 有害物質限制:加強食品接觸包裝的安全性,可參考歐盟對有害物質的嚴格控制;4) 標簽透明化:推動包裝信息透明,幫助消費者做環保選擇;5) 再利用目標:設定強制再利用標準,推動包裝行業向循環經濟轉型。 2024-12-17 【節能環保】
-
昊華越南工廠一期竣工,駐胡志明市總領事出席儀式2024年12月14日,中國駐胡志明市總領事魏華祥應邀出席昊華(越南)有限公司輪胎生產廠一期工程竣工儀式。 越南政府副總理陳紅河、原國家主席阮明哲、平陽省委書記阮文利、平福省委書記孫玉幸及越共中央對外部、工貿部、交通運輸部、計劃投資部等越方部門領導,越南中國商會山東企業聯合會、中行、建行等中資企業、商協會代表出席。 魏華祥感謝越南政府和平福省對廣大在越中資企業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昊華輪胎在越設廠投產,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帶動當地就業,是中越交流互鑒造福兩國人民的生動案例。 陳紅河高度評價平福省發展成就和未來規劃,歡迎包括昊華輪胎在內的廣大中資企業繼續來越投資興業,強調越南政府將著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為外資企業在越發展創造更多便利。 昊華輪胎董事長王克強在儀式上致辭。 昊華(越南)有限公司汽車輪胎廠項目于2023年9月獲得平福省頒發的投資證書,總投資5億美元。截至目前,經過1年多的實施,該項目已完成并投入生產。工廠位于明興SIKICO工業區,占地43公頃,設計年產1440萬條輪胎。 隨著一期工程的完成,2024年11月,昊華輪胎繼續額外投資2.8億美元,將工廠擴建31公頃。該擴建項目預計每年將達到1000萬條輪胎的產能。兩個階段完成后,該項目的總產能將達到每年2440萬條輪胎。 昊華輪胎深耕輪胎行業20余年,專注于輪胎研發、生產制造,總部位于山東濰坊,擁有先進的輪胎研發、生產、檢測設備,以及專業的技術和管理團隊。目前,山東昊華輪胎位列中國輪胎制造業前10強,在全球75大輪胎制造商中排名第32位。 2024-12-16 【輪胎】
-
輪胎巨頭,追加投資3.27億元!針對普利司通位于西班牙Burgos工廠的擴建項目推遲一事,普利司通公司已正式確認其在西班牙的持續投資承諾,并表明正在穩步推動今年早些時候宣布的升級計劃。 12月5日,普利司通發表聲明,重申其對西班牙布爾戈斯工廠投資項目的堅定決心。聲明進一步指出,作為2025年戰略規劃的一部分,公司計劃在2024年已投入的3300萬歐元(約合2.54億人民幣)基礎上,再追加4500萬歐元(約合3.27億人民幣)的投資。 今年3月,普利司通曾宣布將在其位于西班牙Burgos的乘用車輪胎工廠投資2.07億歐元(約合15.91億人民幣),旨在將該工廠的產品組合“升級”為更高價值的輪胎產品。 該投資計劃原本旨在提升高輪輞直徑(HRD)輪胎(18英寸及以上)的產量,實施周期為2024年至2030年,預計將使工廠的生產率提高約20%。Burgos工廠作為普利司通全球最大的乘用車輪胎工廠之一,其HRD輪胎產能將增加75%,達到年產700多萬條的水平。 然而,普利司通在西班牙的業務確實受到該國汽車工業下滑的沖擊。去年,為應對市場挑戰,該集團已實施了臨時就業調整措施(ERTE),以減少巴斯奧里、布爾戈斯、圣米格爾橋和烏桑索洛四個生產基地的產量。 目前,普利司通正考慮與工會協商,將ERTE措施第二次延期,以便在2025年1至3月期間進行臨時減產。這一提議的提出,是由于當前倉庫庫存過剩,需要通過減產來優化庫存水平。 在宣布臨時停產措施后,普利司通的最新聲明無疑為西班牙工廠的員工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有助于穩定員工士氣。 2024-12-16 【輪胎】
-
10萬噸!又一秸稈制生物基項目簽約!新技術:高值化利用12月9日,在2024年度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科技成果對接會及應用場景對接會上,合肥麥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麥絲生物”)攜十萬噸秸稈制藥用輔料項目成功完成簽約(將秸稈這一農業廢棄物轉化為制藥用輔料)。 資料顯示,麥絲生物,由合肥工業大學姚日生教授領銜、技術總監李鳳和高工引領,成立于2024年03月22日,關聯公司為安徽安生生物化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致力于開發并完善一種面向小麥、玉米等秸稈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技術,已有產品包括:1.替代傳統木漿和竹漿的秸稈紙漿產品;2.微晶纖維素、納米纖維素等高附加值化學品;3.木質素純度95%±3%、纖維素純度>99%等。其中,秸稈紙漿模塑產品已通過天津科技大學天津市制漿造紙重點實驗室的技術驗證。 秸稈轉化為燃料的常見預處理方式是去除保護性木質素,然后將纖維素轉化為葡萄糖,最后通過發酵將這些糖轉化為生物燃料。但是這些方法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效率低、能耗大、成本高等缺點,而且它們并不適合工業化生產生物燃料對操作條件、環境污染等之類的要求。 公司核心技術是sulfur trioxide micro-thermal explosion (STEX),即三氧化硫微熱爆預處理技術,可在常溫常壓實現生物質中木質素、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的高效分離,從而提高纖維素的可及率,利于后續的高值化利用。 其原理是:三氧化硫(SO3)氣體通過毛細通道擴散到秸稈內部,與組織空間和表面的水發生反應,產生劇烈的放熱過程,有限的組織空間內部氣體開始膨脹,纖維素與木質素從而發生原位分離。木質素在此過程中部分磺化,其在稀堿液中的溶解度相應地有所提高。該操作可在50℃左右的常壓下進行,與僅用稀堿處理相比,用稀堿溶液對木質素進行脫除處理更為有效。 2024-12-16 【節能環保】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