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材企業出海非洲, 7.2億元建設輪胎廠近日,中國福建聯森集團宣布一項重大海外投資計劃:在非洲安哥拉本戈省投建一座現代化輪胎生產基地。項目占地120公頃,分兩期建設,旨在優化當地產業結構,實現輪胎本土化供應,推動非洲工業化進程。 其中一期投資3000萬美元,建設摩托車輪胎生產線,設計日滿產量為外胎3萬條、內胎6萬條,預計于2026年上半年投產。 二期投資7000萬美元,建設汽車輪胎生產線,計劃日產輪胎8000條,涵蓋乘用車、商用車及特種車輛輪胎,2028年正式投產,有助于進一步推動區域汽車產業鏈本地化。 項目建設期間,采用中國先進的綠色制造技術,全面落實環保標準,嚴格控制能耗與排放。同步推進技術培訓,在3年內實現95%以上崗位本地化。 聯森集團是一家多元化發展的跨國企業,業務涵蓋工程建設、工業生產、進出口貿易和酒店服務等領域。 公司在安哥拉首都羅安達已運營40萬平方米的Mundo de A?o工業基地,主要生產各類建筑用鋼材和建材。 2025-06-13 【輪胎】
-
陜西省重點輪胎項目,試生產!近日,據相關媒體報道,咸陽黃河輪胎橡膠有限公司年產5.8萬套專用輪胎項目,有了新進展。目前,其3號、5號廠房已完成建設,機器設備等也完成安裝調試,正在進行試生產。 據悉,該項目是陜西省重點工程,位于咸陽高新區,建筑面積9.1萬平方米,由生產車間、研發中心等組成。 該項目主要在輪胎制造過程中植入自主研發的智能芯片,對輪胎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精準調控,為井工礦、工程機械等核心領域提供專業解決方案。 投產后,可年產3萬套充填輪胎、2萬套實心輪胎、0.8萬套蜂窩狀輪胎。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1億元,帶動就業230余人。 2025-06-13 【輪胎】
-
山東知名輪胎公司,發起上市申請!6月9日,山東豐源輪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擬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 豐源輪胎公告稱,根據公司發展實際,擬募集資金4.5億元,用于年產300萬條高性能半鋼子午胎項目,不足部分自籌,剩余用于營運資金;募集前自籌投入,到位后置換并用于后續投資。募投項目已經充分調研和可行性分析,能增強公司競爭力,提高經營效益,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此次申請北交所上市,是豐源輪胎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公司尋求更大發展空間、提升品牌影響力的關鍵一步。根據已披露財報,2025年一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15億元,凈利潤為3531萬元。 2025-06-12 【輪胎】
-
沖刺50%!國際知名胎企將可持續材料融入超跑輪胎米其林近日宣布,其專為超級跑車打造的新一代輪胎產品——Pilot Sport Endurance 2026系列,即將在法國克萊蒙費朗的卡塔魯工廠投入生產。 米其林表示,這款光面輪胎系列是其可持續發展路線圖中的重要一步,其目標是使輪胎成分中50%的材料來源于可持續資源,這包括可再生的生物基材料以及回收再利用的材料。 此次推出的2026系列并非小修小補,而是涉及了新材料應用、設計規范更新以及生產工藝調整等多個方面的升級。米其林賽車運動技術總監Philippe Tramond透露,開發過程高度依賴尖端的模擬仿真和預測分析技術。“我們重新審視了橡膠配方,目標是找到性能上能與現有產品持平甚至更優的解決方案。這項工作具有相當的挑戰性。”他解釋道。 技術團隊采用了有限元建模,用以精確預測輪胎在極端工況下所承受的機械負荷與熱負荷。結合專業車手在模擬器中的虛擬測試,米其林得以在開發早期鎖定最優的技術路徑,有效縮短了整體研發周期。 米其林強調,這些模擬工具對于工程師重新調整橡膠混煉膠配方至關重要,特別是為了適配那些特性各異的新型可持續原材料。這要求對混煉技術進行“系統性的調校”,以確保最終產品的性能至少達到、甚至超越現有標準。在虛擬測試之后,物理樣胎在米其林自有實驗室經歷了嚴苛的室內臺架測試,隨后展開了廣泛的實地賽道驗證。 主要的測試工作集中在法國的保羅·里卡德賽道進行。米其林利用這條賽道來優化混煉膠性能,并精細調整原型輪胎在實際行駛中的溫度管理、抓地力表現以及磨損特性。近期,測試工作已擴展至美國的沃特金斯格倫賽道進行綜合評估。 根據計劃,米其林目標在今年8月完成新系列的最終設計定型,為后續量產鋪平道路。Pilot Sport Endurance 2026系列輪胎預計將在2026賽季正式投入使用。 2025-06-12 【輪胎】
-
固特異 Assurance Maxguard SUV 輪胎:為印度市場量身打造!近日,固特異在印度推出了 Assurance MaxGuard (AMG) SUV 輪胎。該輪胎是 Assurance 系列的最新成員,旨在滿足印度快速擴張的 SUV 市場的需求——它提供更長的行駛里程、抓地力性能、強大的耐用性、乘坐舒適性和更高的燃油效率。 “隨著收入的增加和對面向家庭的 SUV 的日益偏好,印度消費者正在尋找兼具性能和安全性的輪胎,固特異印度董事總經理 Arvind Bhandari 說:“固特異 AMG SUV 輪胎很好地滿足了這些期望,同時為印度家庭帶來了更多的駕駛信心。”DuraMile 技術 該輪胎采用最新的 DuraMile 化合物,具有優化的腔體和胎面深度分布。該設計改善了橡膠磨損平衡并擴大了輪胎的接觸足跡,與其主要競爭對手之一相比,行駛里程延長了 13%。此外,優化的化合物配方有助于降低滾動阻力,有助于在同等條件下將燃油效率提高多達 2%。ActiveGrip 技術 該設計旨在幫助增加摩擦,優化的型腔形狀增加了接觸面。這兩項功能都有助于在制動距離較短的濕滑路面上獲得更好的性能。新一代全硅胎面膠與二氧化硅混合,通過更多的微接觸適應路面,在路面上實現強大的抓地力,尤其是在潮濕條件下。DuraGuard 技術 該輪胎還采用加固的兩層結構和堅固的鋼帶包,以處理現代 SUV 的負載需求,同時抵抗切割和道路損壞。該輪胎有 10 種尺寸可供選擇,從 15 英寸到 17 英寸。 2025-06-12 【輪胎】
-
陶朗AI質選技術,助法國NPP年處理4萬噸PET瓶此前,法國通過《循環經濟法》構建了環保轉型框架,其核心量化目標為:到2025年實現塑料制品的100%閉環循環利用。為應對法規帶來的轉型壓力、提升市場上再生塑料的含量和利用率,法國各方正在積極開展行動。 法國Nord Pal Plast公司(簡稱NPP)成立于2003年,專注于處理消費后PET塑料瓶,并生產高品質再生PET瓶片。早在2012年,NPP就與陶朗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每年可處理約40000噸PET瓶,在法國PET回收領域發揮重要作用。面對日益復雜的包裝材料和日趨嚴苛的法規,如何高效分離無色透明、淺藍色透明PET瓶,以及難以識別的白色不透明PET瓶,成為NPP的關鍵難題。為此,自2022年起,NPP就攜手陶朗開啟了針對PET分離提純的技術合作與探索。技術創新破難題AI質選賦能PET提純 陶朗的工程師團隊憑借其革新性的自動化智能分選系統——AUTOSORT? with GAINnext?,在NPP的產線上持續優化PET提純效果。 該系統以AUTOSORT?多功能光電分選機為基礎,深度融合了陶朗GAINnext?人工智能技術。通過百萬級數據的持續訓練和算法模型的不斷迭代,該系統能夠動態適配不同回收場景,滿足NPP多樣且復雜的分選需求。 NPP的分選廠共配備了4臺陶朗AUTOSORT?,以及2臺AUTOSORT? with GAINnext?,分別用于剔除入料中的非PET雜質,及提純所需的透明PET瓶。 陶朗的工程師介紹到:“使用了陶朗PET提純技術后,我們回收料中的雜質減少了50%。目前,我們的雜質可控制在100 ppm以內。更重要的是,我們只用了最少數量的設備即達到了這一效果,大大優化了運營成本,提升了投資回報率”。 使用該解決方案后,NPP能夠高效分離透明PET瓶與白色不透明PET瓶,突破了分選純度和效率的上限,并在全國招標中脫穎而出,成為法國官方負責管理包裝和廢紙回收的組織——Citeo在PET瓶回收業務中的指定合作伙伴。 2025-06-12 【節能環保】
-
投資1億,阿拉爾這個項目讓廢塑料重生在國家“雙碳”戰略引領下,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阿拉爾經開區”)積極布局綠色產業,推動廢棄資源高值化利用。隨著兵團首家綜合性危廢處理企業——新疆嘉洲環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洲環保”)的落地,阿拉爾經開區正加速構建“無害化處理+再生資源回收”的循環經濟新模式,為南疆地區綠色發展注入新動能。核心項目:嘉洲環保危廢資源化利用項目提速建設 嘉洲環保廢棄資源回收利用項目是兵團重點環保工程,總投資1.0855億元,建設內容包括廢礦物油再生、危險廢物焚燒處置、廢塑料造粒等生產線,總建筑面積達1.2萬平方米。據阿拉爾經開區最新消息,目前項目主體建設進度超前: 塑料車間、焚燒車間已完成三層結構平面施工;2棟倉儲設施進入主體鋼架搭建階段;預計7月初全面竣工,較原計劃提前一個半月。項目投產后,年處理規模顯著:綜合利用廢礦物油3萬噸;焚燒處置危險廢物3萬噸;回收廢鐵桶、油漆桶等危險包裝物3000噸;年產再生塑料顆粒8000噸。 通過將危廢轉化為再生塑料原料,該項目可減少填埋污染,降低原生塑料生產中的碳排放,實現“變廢為寶”。區域聯動:南疆再生資源產業鏈加速成型 阿拉爾經開區作為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以嘉洲環保項目為支點,同步推動上下游配套產業集聚。公開資料顯示,南疆地區同期布局的再生資源項目還包括: 阿克蘇新發塑業(2023年投產):年處理1.5萬噸廢舊PET瓶,生產化纖級再生聚酯切片;庫爾勒綠源環保(在建):聚焦農膜回收再利用,規劃年產能5000噸再生聚乙烯顆粒;兵團第一師供銷社再生資源分揀中心(2024年啟動):覆蓋廢金屬、廢紙、廢塑料等綜合回收。 這些項目與嘉洲環保形成互補,共同構建“收集—分揀—加工—利用”的再生塑料循環體系,助力南疆綠色低碳轉型。 2025-06-11 【節能環保】
-
380天攻堅!知名輪胎工廠海外工廠首胎落地近日,墨西哥瓜納華托州伊拉普阿多市馬拉比斯工業園內一片歡騰,賽輪集團墨西哥工廠首條高性能半鋼子午線輪胎成功下線,標志著中墨兩國在高端輪胎制造領域的深度合作邁入新階段。中國駐墨西哥大使館公參董蔚、中國工商銀行(墨西哥)行長周盛譽,以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代表、項目建設團隊等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 據了解,該工廠由賽輪集團與墨西哥本土最大輪胎經銷商Tire Direct合資建設,總投資規模龐大,一期廠房總建筑面積達9.1萬平方米,涵蓋PCR車間、立體庫、聯合車間、半鋼密煉車間等核心生產單元,并配套完善的室內電氣及給排水系統。項目自2024年5月15日正式啟動以來,歷經380天的緊張施工,成功克服工期緊迫、設計頻繁調整等重重挑戰,最終實現首胎下線及全線貫通。 作為中墨兩國橡膠輪胎產業合作的重要成果,該項目不僅整合了“橡鏈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及全套智能化裝備,還引入了全球領先的綠色制造技術。項目建成后,預計將實現年產600萬條半鋼子午線輪胎,成為全球最先進、最智能、最環保的輪胎制造基地之一,為北美及全球市場提供高品質、高性能的綠色輪胎產品。 在首胎下線儀式上,項目經理馮華表示,項目團隊始終秉持精益求精的態度,通過優化施工方案、強化質量管控,確保了項目高效推進。此次首胎的成功下線,不僅彰顯了中交墨西哥子公司及中國技術團隊在國際工程建設領域的專業實力,也為賽輪集團全球化戰略布局注入了強勁動力。未來,該工廠將持續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助力全球輪胎行業向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 2025-06-11 【輪胎】
-
扶持民營輪胎,山東出大招!近日,山東省財政廳印發《進一步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財政政策》的通知,出臺了一系列推動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的獎補及扶持措施,對輪胎業來說無疑是一次發展促進劑。 在助推輪胎企業智能化轉型方面,將支持民營企業參建數據基礎設施;實施“算力券”獎補;支持民營企業開展工業軟件研發和推廣應用;支持民營企業創建國家級數字化轉型標桿;支持民營企業承擔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揭榜掛帥”項目。 在助力輪胎產業升級方面,實施“技改專項貸”貼息;實施技術改造設備更新補貼;實施“三首”保險補償;實施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獎補等。 同時,將拓展輪胎企業融資渠道,包括加大省級引導基金對天使基金出資力度;實施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實施供應鏈金融獎勵;鼓勵民營企業開展政府采購合同融資;實施財政資金股權投資;實施科技成果轉化貸款風險補償和貸款貼息;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貸款貼息。 當下,輪胎市場內卷化競爭激烈,尤其很多山東輪胎制造商及代理商面臨供大于求、利潤越來越低的困局,山東政府推出的系列政策對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減輕中小企業生存壓力,或將在關鍵時刻起到“救命”的作用! 2025-06-11 【輪胎】
-
東南亞制造樞紐地位強化,柬埔寨或成中資胎企戰略跳板6月4日至6日,柬埔寨與美國舉行了第二輪雙邊貿易談判,雙方就關鍵的“柬埔寨-美國對等貿易協議”(ART)核心條款達成共識。柬埔寨副總理孫展拓、商業部長占妮莫率團參加,美方代表團由負責東南亞及太平洋事務的助理貿易代表薩拉·埃勒曼領導。 根據柬埔寨總理府發布的聲明,談判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推進,雙方就ART協議文本進行了深入討論并取得重要進展。下一輪談判計劃不久后在美國華盛頓舉行。高額關稅背景 此前,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實施的“對等關稅”政策下,柬埔寨輸美商品面臨高達49%的關稅。美國是柬埔寨最大出口目的地,占其總出口近40%。2024年,柬美雙邊貿易額達130億美元,其中柬埔寨對美國出口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柬埔寨的應對 為緩解美國關稅壓力,柬埔寨政府自5月12日起強化了出口美國商品的原產地管理措施,旨在打擊“洗產地”違規行為。此次ART談判也是應對策略的關鍵一環。ART協議進展對在柬中國輪胎企業的影響 核心吸引力:規避高關稅。中國主要輪胎企業(如賽輪、萬力、通用輪胎等)在柬埔寨投資設廠的核心動力,源于規避美國對中國產輪胎征收的54%高額關稅。 潛在成本下降預期。若最終簽署的ART協議能將柬埔寨輪胎出口美國的關稅穩定在10%左右,相比此前49%的稅率,企業運營成本將顯著降低。2024年柬埔寨對美輪胎出口額已達7.725億美元(同比增長135%),稅率差異帶來的潛在利潤空間提升對企業至關重要。 強化制造基地優勢。維持較低的輸美關稅稅率,將鞏固柬埔寨作為區域制造基地、特別是面向美國市場的吸引力,有助于保障相關企業的出口競爭力。觀察與展望 盡管關鍵條款達成共識,但ART協議最終文本的簽署及具體實施細節仍需等待后續談判確認。協議的穩定性和長期性將是企業持續運營的重要保障。同時,柬埔寨政府加強原產地監管的力度和效果,也將直接影響其出口產品(包括輪胎)在美國市場的合規性和接受度。在柬中資輪胎企業普遍期待協議的最終落地能實質性改善其在美國市場的競爭態勢。 2025-06-10 【輪胎】
-
輪胎廠訂單爆滿,預計營收破10億!日前,四川凱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司目前日產量達到4000條輪胎,今年年度銷售目標為135萬條,其中外貿出口任務為75萬條,預計銷售收入將突破10億元。 在公司生產車間里,機器有序運轉,工人們各司其職。今年4月,公司剛與迪拜客戶簽訂價值60萬美元、共計12000條的輕型卡車貨車輪胎訂單,該訂單預計6月完成交付;同月,凱力威還收獲來自俄羅斯的20000條冬季輪胎訂單,已進入緊張籌備和前期生產階段。 據悉,凱力威科技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商用汽車輪胎于一體的國有控股企業,由五糧液集團全資子公司四川海大集團發起成立。 “目前,公司的優勢產品主要包括冬季輪胎和新能源車專用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其中,冬季輪胎主要出口至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新能源車專用輪胎作為新興產品,市場需求增長顯著。”公司負責人表示。 未來,公司將通過引進人才、組建外貿團隊,進一步深耕海外市場,直接對接客戶,力爭將外貿出口比例提升至60%以上。 2025-06-10 【輪胎】
-
張立群院士加持,李寧推出全降解運動鞋,生物基材料跑鞋已突破1000萬雙近日,,李寧公司推出國內體育用品行業首款全降解專業運動鞋。截至2025年4月,運用了生物基材料的李寧跑鞋產品已突破1000萬雙,彰顯綠色科技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李寧在2024年實現全降解運動鞋突破 這款全降解跑鞋的核心在于材料創新。其?絲鞋面部分采用蓖麻油提取物制成,兼具輕量、高強韌性、耐久等優點,不僅能滿足跑步運動對裝備的嚴苛要求,還減少了對石油基原料的依賴。這種生物基材料在自然環境中的降解速度遠快于普通合成材料,有效降低了產品生命周期結束后的環境負擔。 事實上,全降解運動鞋的研發之路充滿挑戰。長期以來,由于缺乏可生物降解橡膠材料,可降解橡膠鞋底一直無法突破,全降解鞋只能停留在概念上。由于一雙運動鞋由超過30個“配件”組成,受制于結構復雜性和功能性需求,全降解技術在運動鞋上的應用堪稱環保產品“全鏈路”中最難的一環。自2020年起,李寧啟動對全降解鞋的攻關,持續與產學研資源和行業合作伙伴聯動推進創新研發。張立群院士、王朝教授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生物基可降解橡膠概念,并通過近二十年研發突破了分子設計、高效催化、高分子量縮聚等工業化難題。李寧與院士團隊深度融合共同研發,成功攻克可降解大底和中底技術瓶頸,成為國內首家實現專業運動鞋全降解的運動品牌。 在全降解技術之外,李寧在環保產品 “全鏈路” 建設上全面發力。原料端,生物基材料的廣泛應用減少對化石資源依賴;工藝環節,無水著色技術與植物染技術驚艷亮相。無水著色技術每件衣服可節水約40升,植物染技術則從石榴皮、桑葉等天然植物提取色素,大幅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水耗與能耗,減少化學染料污染。回收再生方面,李寧已推動超1.9億個廢舊塑料瓶轉化為高品質再生滌綸纖維,應用于運動服裝生產。李寧持續構建環保產品全鏈路 產品包裝環節同樣踐行綠色理念。2024年,李寧FSC認證鞋盒占比約80%,共計節省油墨6,672千克,節水1,127噸,節電220,085度,降低碳排放約118噸。99.8%的包裝袋用100%再生聚乙烯材質制成,相比使用原生塑料包裝可降低碳排放約1973噸。 未來,李寧將依托環保產品“全鏈路”體系,從原料、工藝、回收再利用、生態循環四個方面出發,持續加大環保材料與技術的研發、推廣和應用,在保障產品功能的基礎上,提供更加豐富的綠色產品選擇。 2025-06-10 【節能環保】
-
中資加碼西非橡膠樞紐,科特迪瓦橡膠產業再添動力科特迪瓦,作為非洲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國,正迎來橡膠加工產業的新一輪發展。過去5年,以美蘭集團為代表的湖南企業在此投產3座大型橡膠加工廠,年產能總計40萬噸,這一產能的持續釋放,有力推動了科特迪瓦全國橡膠總產量突破150萬噸大關。 每日清晨,當地膠農的三輪車滿載新鮮采集的乳白杯膠,準時送入工廠。車間內,本地工人操作熟練,膠乳經過凝固、壓片、烘干等工序,最終成為符合國際標準的方正膠塊。每批次產品均經過技術人員對彈性和韌性的嚴格檢測。膠農供應鏈效率顯著提升 以當地種植戶Yobouet Gnagne Roland為例,其家族擁有71公頃橡膠園。他坦言:“現在割膠后半小時就能把原料送到美蘭工廠。” 相比過去需長途奔波尋找買家且常遭遇壓價,美蘭集團提供了穩定、透明、公道的收購渠道,使其成功轉型為供應商,年收入達到46.9萬元人民幣。產能持續擴張 美蘭集團董事長朱陳透露:“今年下半年,我們在科特迪瓦還有兩家新加工廠將建成投產。” 屆時,美蘭集團在該國的年加工能力將躍升至48萬噸,占據科特迪瓦橡膠總產量的約30%。 行業前景方面,世界銀行于2024年10月發布的報告指出,科特迪瓦主產的TSR 20等級天然橡膠價格在未來兩年內預計保持上漲態勢。這一預測為產業投資提供了積極的盈利預期背景。美蘭集團等中資企業的深耕細作,不僅提升了當地橡膠加工能力和產品附加值,也為科特迪瓦膠農帶來了更穩定可靠的收入來源,同時契合了全球市場對可持續來源橡膠的需求增長趨勢。 2025-06-09 【輪胎】
-
柬埔寨王國柴楨省省長一行蒞臨賽輪集團考察交流近日,柬埔寨王國柴楨省省長PENG POSA率代表團訪問賽輪集團。國橡中心主任、賽輪集團名譽董事長袁仲雪親切熱情接待了代表團一行。 在國橡中心科技展廳,賽輪集團董事長助理王銳向柴楨省省長PENG POSA一行詳細介紹了國橡中心以全產業鏈協同創新模式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實踐成果,重點展示了全球化戰略布局及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數字化賦能成效。圍繞化工橡膠材料技術突破,著重闡釋了化學煉膠技術的前瞻性研發路徑,以及液體黃金輪胎在節能減排、安全耐久等維度的性能優勢與市場前景。 柴楨省省長PENG POSA高度贊賞賽輪集團“技術+產業”雙輪驅動的創新實踐及全球化發展布局,特別強調賽輪柬埔寨工廠作為當地的大型投資項目,有效提升了當地的工業化水平,解決了大量的勞動力就業問題。他表示,中柬兩國長期互信合作的“鐵桿友誼”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期待賽輪集團與柴楨省進一步深化在綠色制造、技術轉移等領域合作,共同為構建新時代全天候中柬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柴楨省副省長HEM PISETH、副省長SOR SODANY、柴楨市市長NOP CHAMROEUN及柬埔寨王國商業部部分商業代表參加了會談和交流。 2025-06-09 【輪胎】
-
蘇爾壽和西卡成立合資企業,將廢塑料回收為可持續建筑材料近日,蘇爾壽(Sulzer)和西卡(Sika)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雙方將成立一家合資企業,以推進建筑行業的塑料回收。 西卡在聚合物應用和高性能建筑材料方面的廣泛專業知識,以及蘇爾壽在化學回收方面的領先工藝知識。這家總部位于瑞士蘇黎世地區的合資企業將作為一家獨立公司成立,每個合作伙伴持有 50% 的股份。將于 2025 年下半年開始運營,并在德國、奧地利和瑞士開展試點項目。 僅在歐洲建筑行業,每年就產生大約 200 萬噸塑料垃圾。目前,回收這些復雜材料非常分散,對技術要求很高,而且往往效率低下。因此,大多數建筑塑料在其生命周期結束時被丟棄,因為現有的機械回收方法會產生不適合再利用的劣質材料。 西卡建筑主管 Ivo Sch?dler 表示:“這家合資企業代表了我們在建筑行業實現更大可持續性和循環性的道路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通過將廢物轉化為高質量的原材料,該項目有助于減少范圍 3 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時,它支持公司滿足不斷提高的 ESG 標準并解鎖新的價值創造流。我們共同為建筑行業的可持續轉型做出決定性的貢獻,從而為該行業和我們客戶的未來生存能力做出決定性貢獻。 蘇爾壽風險投資主管 Michael Schüepp 表示:“蘇爾壽技術是關鍵基礎設施和流程的核心。我們的解決方案使世界各地的工業能夠減少排放、再利用資源和回收材料。全球發展表明,我們的產品、服務和技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蘇爾壽和西卡的技術結合現在為建筑行業實現有效的循環經濟和更可持續的未來鋪平了道路。我們正在支持一個重要的行業邁向更具成本效益、更高效和低排放的未來。 2025-06-09 【節能環保】
通知公告